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文|周君芝 王泽选
近期股弱债强,除汇率等短期扰动因素之外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政策真空期是重要原因,A股风偏回落,风格向红利倾斜。
展望未来,本轮股债牛市均未结束。走出有效需求不足需经历三个步骤,故2025年股债或有三种可能组合。
组合一,货币宽松节奏偏慢。债券牛市,利率期限结构偏平。股票风偏较弱,红利风格占优。
组合二,货币宽松力度较强。债券牛市,利率期限结构偏陡。股票风偏回升,流动性驱动板块占优。
组合三,宽松力度足够之后,多重政策共振之下地产止跌回稳。地产止跌之时也是债券回调之时,届时股票才可以做多基本面。
本周值得关注的市场表现、政策和宏观事件:
1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突破7.3点位。美元指数触及108.9,创2024以来新高。一则美国制造业PMI和失业金人数指向美国实体经济强韧;二则地缘博弈加大避险需求,黄金、原油同步经历偏强反应;三则欧洲经济偏弱,欧元兑美元来到了1.03。周一离岸美元兑人民币便突破7.3(当日收盘7.31),随后一路攀升,周五收盘7.36。
2、A股大幅调整,上证险守3200点。上证指数跌5.55%,深证成指跌7.16%,创业板指跌8.67%,中证A500跌5.72%,中证1000跌8.85%,中证2000跌9.66%,微盘股领跌。日均成交额13347亿,成交额与换手率均显示情绪有所降温。A股重回红利风格,国防军工、综合金融、计算机板块领跌;煤炭、石油石化、银行等高股息板块跌幅较小。
3、债市再度走强,十债再度下破新低。2Y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上周下行8BP至1%,10Y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上周下行9BP至1.6%,30Y国债活跃券较上周下行8.7BP至1.86%。
一、近期股弱债强的原因。
11月下旬开始,债券持续走强。为期一个多月时间,十债利率从2%快速下行至1.6%附近,这一波债券牛市走的快速而直接。
12月中旬开始,A股开始震荡走弱。风格上逐渐向防御性的红利板块倾斜,风偏明显收敛。
A股明显走弱,短期扰动因素较多,其中一因是汇率偏弱。上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触及7.3,甚至一度触及7.31,突破7.3。离岸人民币更是维持了一周的7.3上方,表达市场定价人民币汇率贬值。
除了汇率扰动之外,我们认为近期股弱债强,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,市场处于政策真空期。缺乏政策信息催化,A股风偏难免阶段性回落。而近期不论是经济数据、政策信息还是债券供给,债市几乎没有利空,做多情绪充分释放。
二、怎么看未来股债走势,牛市还在么?
面对重回红利的A股,利率下行至1.6%的中债,市场难免会问一个问题:A股的牛市终结了么,中债的牛市还可以继续么?我们的回答比较肯定,是。
先看债券。我们曾给出基于国际通行标准调整的核心通胀数据回测,基于这一数据来观察当下债券市场利率,我们推断本轮债券牛市仍未终结。本轮债牛是三十年难得一遇,本质原因在于地产牵引的信用和货币条件变化,是三十年罕见。
近期债市因为缺乏重磅利空因素,做多情绪充分释放,利率下行速度偏快。这种利率走牛的节奏较难长期持续。未来利率债供给以及央行宽松能否超预期,影响未来债券市场节奏。我们对未来债市节奏会谨慎一些。
再看A股。我们提出过一个判断,参照国际经验,走出有效需求不足需要经历三个步骤:足量货币宽松、以地产企稳为核心的增长修复、供给出清。
9月底至今,已经开展了一轮货币宽松,标致是存量利率下调、央行创设两支流动性支持工具,“适当的货币宽松”意味着未来流动性依然充裕。只要认可走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当下中国资产定价的主要矛盾,也是中国必将经历阶段,并且政策已经鲜明定调2025年经济走出有效需求不足,接下来需要等待的就是政策发牌节奏。
我们曾经复盘2013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牛熊节奏,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:牛市孕育于熊市,当且仅当令股市陷入熊市的约束因素得到缓解,A股由熊转牛。本轮A股熊市起因有效需求不足,叠加流动性偏紧。改善其中一个条件,A股风偏便将修复。只要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政策还在发牌进程中,A股就有做多机会。
三、2025年,中国股债的三种可能组合。
走出有效需求不足,经济将经历三个步骤:足量货币宽松、以地产企稳为核心的增长修复、供给出清。2024年已经走在了货币宽松路径之上,2025年仍将继续维持宽松。相对不确定的是,2025年在流动性足够充裕条件下何时迎来地产止跌回稳。如此我们得到2025年三种可能的股债组合。
组合一,货币宽松节奏偏慢。债券牛市,利率期限结构偏平。股票风偏较弱,红利风格占优。
组合二,货币宽松力度较强。债券牛市,利率期限结构偏陡。股票风偏回升,流动性驱动板块占优。
组合三,宽松力度足够之后,多重政策共振之下地产止跌回稳。地产止跌之时也是债券回调之时,届时股票才可以做多基本面。
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。今年以来,居民消费开始回暖,但仍未达到疫前常态化增速,未来是否能持续性的修复改善,仍需密切跟踪。消费如再度乏力,则经济回升动力将明显减弱。
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。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,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,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,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,仍需观察。
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,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。
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,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。
标签: